生活型(及株高):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根系发达,呈圆锥形,主根可深人土中达数米。 营养器官(根。茎。叶):茎高30~100厘米,直立或斜升,基部多分枝,光滑或微被柔毛。羽状三出复叶,小叶片长卵形、倒卵状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0~25毫米,宽3~10毫米,先端钝圆,基部狭窄,楔形,上部叶缘有锯齿,两面均有白色长柔毛;托叶披针形,常被柔毛,长约5毫米,先端尖,下部具齿,以至达到深裂。 繁殖器官(花序(及小花)或单花。果实/种子及胚):总状花序生,卵状矩圆形,短而疏松,长1~2.5厘米,含花5~30,花序梗长于花柄;花长8~15毫米;花萼筒状钟形,长3~5毫米,萼齿窄披针形,比萼简长;花冠紫色,长8~14毫米。荚果螺旋状盘曲2~4(6)圈,直径5~9毫米,成熟后黑褐色,稍有毛;种子2~8粒。种子卵状肾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长1~2.5毫米,宽1~1.5毫米,千粒重1~2.5克。花果期6~9月。
全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江苏(北部)各省区;新疆广泛种植。
生于新疆山地草甸、草甸草原、山地和平原河谷灌丛草甸中。
无
①药用价值:苜蓿具有清热消炎的作用,可用于牙龈肿痛、咽喉肿痛,还有一定的利尿通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