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种质资源 详情
奇台沙拐枣 Calligonum klementzii Losinsk.
蓼科 Polygonaceae 
沙拐枣属 Calligonum
别名:无

识别特征

       生活型(及株高):半灌木,通常高50~90厘米,少1~1.5米。 营养器官(根。茎。叶):多分枝,老枝多拐曲。 繁殖器官(花序(及小花)或单花。果实/种子及胚):花1~3朵生叶腋;花被片深红色,宽椭圆形,果期反折,果宽卵形,淡黄色,黄褐色或红褐色,长1~2厘米,宽1.2~2厘米;瘦果长圆形,微扭曲,肋不突出,肋间沟槽不明显;翅近革质,宽2~3毫米不等,表面有突出脉纹,边缘不规则缺裂,并过渡为刺;刺或疏或密,质硬,扁平,等于或长于瘦果之宽,为翅宽的2.5~3.5倍,上部2~3次叉状分枝,顶枝短而细。花期5~6月,果期6~7月。

分布

       全国分布于甘肃省敦煌;新疆分布于奇台、木垒、阜康等地。

生境

       生于固定沙丘上,海拔500-700米。

物候期

       无

应用价值

       ①生态价值:它是荒漠、半荒漠地带优良的固沙植物之一,育苗及造林方法简易,易于成活。奇台沙拐枣可以在中国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广大沙区引种栽培,作为固沙植物,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和防止沙漠化具有重要作用。‌ ②药用价值:奇台沙拐枣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包括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抗炎抗菌和利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