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种质资源 详情
乳苣 Lactuca tatarica (L.) C. A. Mey.
菊科 Asteraceae
莴苣属 Lactuca
别名:无

识别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 营养器官:根垂直直伸。茎直立,有细条棱或条纹,上部有圆锥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中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或线形,基部渐狭成短柄,柄长1-1.5厘米或无柄,长6-19厘米,宽2-6厘米,羽状浅裂或半裂或边缘有多数或少数大锯齿,顶端钝或急尖,侧裂片2-5对,中部侧裂片较大,向两端的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半椭圆形或偏斜的宽或狭三角形,边缘全缘或有稀疏的小尖头或边缘多锯齿,顶裂片披针形或长三角形,边缘全缘或边缘细锯齿或稀锯齿;向上的叶与中部茎叶同形或宽线形,但渐小。全部叶质地稍厚,两面光滑无毛。 繁殖器官:头状花序约含20枚小花,多数,在茎枝顶端狭或宽圆锥花序。总苞圆柱状或楔形,长2厘米,宽约0.8毫米,果期不为卵球形;总苞片4层,不成明显的覆瓦状排列,中外层较小,卵形至披针状椭圆形,长3-8毫米,宽1.5-2毫米,内层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2厘米,宽2毫米,全部苞片外面光滑无毛,带紫红色,顶端渐尖或钝。舌状小花紫色或紫蓝色,管部有白色短柔毛。瘦果长圆状披针形,稍压扁,灰黑色,长5毫米,宽约1毫米,每面有5-7条高起的纵肋,中肋稍粗厚,顶端渐尖成长1毫米的喙。冠毛2层,纤细,白色,长1厘米,微锯齿状,分散脱落。花果期6-9月。

分布

       全国分布于辽宁(彰武)、内蒙古(通辽、临河)、河北(涉县、易县、内丘、张北)、山西(中阳、灵石、离山、河曲、五台、宁武)、陕西(清涧、靖边、绥德、米脂、榆林)、甘肃(敦煌、庆阳、合水、天水、酒泉、张掖、固原、民勤)、青海(柴达木)、河南(封丘、豫东)、西藏(札达、日土);新疆分布于都善、奇台、阿勒泰、布尔津、吉木乃、托克逊、乌恰等地。

生境

       河滩、湖边、草甸、田边、固定沙丘或砾石地。

物候期

       无

应用价值

       ①生态价值:乳苣是高山草甸和荒漠常见种,对于水土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②药用价值:地上部分为草药,可用于清热、解毒、活血、排脓,主治痢疾、肠炎、疮疖痈肿、痔疮等。 ③观赏价值:乳苣开出的紫色或蓝紫色花朵,颜值颇高。 ④饲用价值:乳苣为中上等饲用植物,各种家畜都采食。植株柔软、适口性良好。 ⑤育种价值:乳苣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对逆境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和应用潜力。 ⑥其他价值:乳苣的嫩叶和茎秆可以作为野菜食用,乳苣的提取物还可以用于制作化妆品或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