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种质资源 详情
洋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豆科 Fabaceae
甘草属 Glycyrrhiza
别名:光果甘草、欧甘草

识别特征

       生活型: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 -30厘米。 营养器官:根与根状茎粗壮,直径0.5-3厘米,根皮褐色,里面黄色,具甜味。茎直立而多分枝,高0.5-1.5米,基部带木质,密被淡黄色鳞片状腺点和白色柔毛,幼时具条棱,有时具短刺毛状腺体。叶长5-14厘米;托叶线形,长仅1-2毫米,早落;叶柄密被黄褐腺毛及长柔毛;小叶11-17枚,卵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椭圆形,长1.7-4厘米,宽0.8-2厘米,上面近无毛或疏被短柔毛,下面密被淡黄色鳞片状腺点,沿脉疏被短柔毛,顶端圆或微凹,具短尖,基部近圆形。 繁殖器官: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密生的花;总花梗短于叶或与叶等长(果后延伸),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点及白色长柔毛和绒毛;苞片披针形,膜质,长约2毫米;花萼钟状,长5-7毫米,疏被淡黄色腺点和短柔毛,萼齿5枚,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上部的2齿大部分连合;花冠紫色或淡紫色,长9-12毫米,旗瓣卵形或长圆形,长10-11毫米,顶端微凹,瓣柄长为瓣片长的1/2,翼瓣长8-9毫米,龙骨瓣直,长7-8毫米;子房无毛。荚果长圆形,扁,长1.7-3.5厘米,宽4.5-7毫米,微作镰形弯,有时在种子间微缢缩,无毛或疏被毛,有时被或疏或密的刺毛状腺体。种子2-8颗,暗绿色,光滑,肾形,直径约2毫米。花期5-6月,果期7-9月。

分布

       全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新疆分布于霍城、伊宁、察布查尔、巩留。

生境

       河岸阶地、沟边、田边、路旁,较干旱的盐渍化土壤上亦能生长。

物候期

       无

应用价值

       ①药用价值: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喘,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多痰,脘腹、四肢痉挛急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②饲用价值:洋甘草的地上部分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纤维等营养成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优良的豆科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