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种质资源 详情
白花草木樨 Melilotus albus  Desr.
豆科 Fabaceae
草木樨属 Melilotus
别名:无

识别特征

       生活型(及株高):一、二年生草本,高0.7-2米。 营养器官(根。茎。叶): 茎直立,圆柱形,中空,多分枝,几无毛;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尖刺状锥形,长0.6-1厘米,全缘,稀具1细齿,中央具1脉;叶柄比小叶短,纤细;小叶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15-30厘米,上面无毛,下面被细柔毛,侧脉12-15对,平行直达叶缘齿尖,在两面均不隆起,边缘具不明显的锯齿,顶生小叶稍大,具较长叶柄,侧生小叶的叶柄短。 繁殖器官(花序(及小花)或单花。果实/种子及胚):总状花序长0.8-2厘米,腋生,具40-100花,排列疏松;苞片线形,长1.5-2毫米;花长4-5毫米;花梗短,长1-1.5毫米;花萼钟形,长约2.5毫米,微被柔毛,萼齿三角状披针形,短于萼筒;花冠白色,旗瓣椭圆形,稍长于翼瓣,龙骨瓣与翼瓣等长或稍短;子房卵状披针形,上部渐窄至花柱,无毛,胚珠3-4;荚果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3.5毫米,具尖喙,表面脉纹细,网状,棕褐色,老熟后变黑褐色;种子1-2,卵圆形。

分布

       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地。在新疆各地均有分布。

生境

       田边、路旁荒地及湿润的砂地。

物候期

       无

应用价值

       ①生态价值: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植株密集,覆盖度大,因而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先锋植物。 ②药用价值:白花草木樨可入药,味甘、微苦、平,具有清热利湿、消食除积、祛痰止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疟积、消化不良、胃肠炎、细前性痴疾、胃痛等,外用治带状有疹,毒蛇咬伤。 ③饲用价值:牛、羊、猪等家畜的优良饲草,可以放牧、青刈、调制青干草或青贮后饲喂,其营养成分和紫花苜蓿相似,也是含蛋白质、脂肪、无氮浸出物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