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型: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 营养器官:茎直立,单生,基部无叶,上部分枝被柔毛;掌状复叶,通常具小叶5,稀3或7;托叶大部分抱茎呈鞘状;叶柄几全部与托叶合生小叶披针形或线状长圆形,长2.5-5厘米,中脉在下面隆起,被柔毛,侧脉多达50对以上,在两面隆起,分叉直伸出叶边成细锯齿;小叶柄不及1毫米; 繁殖器官:头状花序生于顶端和上部叶腋,具20-35花;花序梗长1-5厘米;花序下端具1早落的膜质总苞;花长1-1.7厘米;花萼钟形,被长柔毛,萼齿丝状锥尖,比萼筒长2倍;花冠淡红或紫红色,旗瓣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稍窄,几无瓣柄,翼瓣长圆形,下方有1钩状耳,龙骨瓣长圆形,比翼瓣短,先端具小尖喙,基部具长瓣柄;子房窄椭圆形,无毛,具柄,花柱丝状,上部弯成钩状;果:荚果长圆形,长6毫米,膜质,有2-6种子;种子宽卵圆形,平滑。花果期6-10月。
产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和新疆。在新疆各地有分布。
生于山坡湿地、滩甸边、林缘、草甸草原、灌丛中。
无
饲用价值:野火球是车轴草属牧草理想的育种草种,营养较为丰富。经栽培驯化,已成为经济价值很高,具有多种用途的牧草。野生状态的野火球,每亩可产鲜草1000-1200千克,经栽培驯化后可达1500-2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