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关于新疆芍药属植物的种类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称,新疆有三种“芍药”,也有人称新疆有四种“芍药”。 1993年,时任中国科学院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的洪德元院士应石河子大学一位教授的邀请,来到新疆调查研究新疆的芍药属植物。 经过调查,洪德元院士团队确定新疆有两种“芍药”。但由于定名植物最好有模式标本作为依据,而此前前苏联科学家在没有见到模式标本的情况下便发表了关于新疆的“芍药”命名的相关研究,洪德元院士受其影响,也搞错了两种“芍药”的命名。
2024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董阳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应邀到访我院自治区“新疆极端环境生物生态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进行交流,并做了题为“十字花科植物果实多样化的遗传基础和进化机制”学术报告。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敦炎教授主持了此次学术报告,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黄双全,植物学教研室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在2024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的推动下,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响应,联合乌鲁木齐市植物园,于金秋十月精心策划并成功开展了一场以“疆”野之美为主题的新疆野生植物科普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展示新疆野生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价值,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与生态保护意识。
在新疆既有雄伟的天山山脉 也有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既有绿草如茵的草原 也有碧波荡漾的湖泊 环境的多样性为野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0月1日至10月5日 跟随生命科学学院的脚步 来到乌鲁木齐市植物园菊花展展厅 共同观赏这场野生植物的视觉盛宴!
你对新疆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沙漠?戈壁?骆驼? 还是昏黄的沙幕笼罩着的天空? NoNoNo
为协助卡拉麦里国家公园的建设,深化双方沟通交流,促进合作共赢,2024年9月14日至20日,谭敦炎教授带领团队成员马菡泽、孟岩、麦迪娜·牙合牙和童婷老师、研究生与本科生共8人,赴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开展标本汇交与野外调查工作。
新疆荒漠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是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负责建设的自治区创新环境基地建设专项,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工程。为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宣传,充分展示新疆荒漠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内涵,提高全社会保护种质资源意识,提升形象辨识度和社会认知度,特面向全校公开征集新疆荒漠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形象标志(LOGO)设计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大学生对种质资源多样性的认知水平并强化其保护意识,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新疆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库(乌鲁木齐)于 2024 年 9 月 22 日在新疆农业大学明德广场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科普活动 ——“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
国家公园是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新疆首个国家公园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创建申请已获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正式批复,这标志着新疆国家公园创建取得重要进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实践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融合,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的总体布局规划下,于2024年8月16日至27日又组织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植物调研活动。在麦迪娜·牙合牙老师的带领下,研究生邢振铎、赵芳平、王恒、雷波和张维兵从乌鲁木齐市出发,前往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展开了一段为期12天的绿色探索之旅。